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域名为http://ct.ah.gov.cn。原银河galaxy澳门网站和原安徽省旅发委网站不再更新,将于2月底正式下线。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文化服务
站内搜索:
首页 > 公众互动 > 在线访谈
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参加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线上专访

为更加清晰、准确掌握我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及保护成果,2018年11月24日,中国非遗保护中心调研团队对非遗处左金刚进行专访。

1.问:安徽省针对宣纸制作技艺制定了哪些保护规划?(长期、中期、短期)和保护措施?成效如何?

答:宣纸主要集中在安徽宣城泾县一带。因此关于宣纸制作技艺的具体保护规划主要由宣城市和泾县相关部门编制出台。早在2009年宣纸入选人类非遗之后,作为项目保护单位,中国宣纸集团就分年度作了10-15具体的保护传承规划,分别提出了逐年完成宣纸档案资料整理、人才队伍建设、万亩原材料基地建设、宣纸博物馆建设以及召开高端宣纸传承发展论坛的年度目标,目前已全部得到落实,并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成效。为将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推向纵深,2010年以来,宣城市以及泾县人民政府又分别印发《泾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泾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宣纸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意见》以及《宣城市文房四宝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等,明确了宣纸保护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空间布局、重点要求和保障措施。

宣纸制作技艺只是非遗十个类别中传统技艺这个大类中的一个项目,在省级层面,我们主要对传统技艺这一个大类的振兴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制定《安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规划全省传统工艺及产业体系

1.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引领,制定《安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公布《安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依据我省传统工艺产业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国内外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按照文化部提出目标要求,规划安徽传统工艺及产业体系,制定振兴我省传统工艺的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

2. 加强部门联动,完善支持政策。传统工艺的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文化部门的单打独斗是完成不了的,我们将会联合全省各级政府文化、经信、财政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二)改革和创新非遗传承人群培养机制,为我省传统工艺产业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1. 改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遴选机制,适当增加传统技艺项目聚集区的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指标,壮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

2. 推广院校培养,扩大传承人群的培养途径。除传统的师徒培养,应增加院校培养,联合高职院校,将当地传统工艺项目设为职业教育专业,为各地的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培养可持续的人才队伍。

3. 加大研修培训,提升传承人群的创新和开发能力。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实施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为抓手,大力提升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传承人群技艺水平以及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开阔眼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提高传统工艺产品整体品质,加强行业组织建设

鼓励地方成立传统工艺行业组织。行业组织要制定产品质量行业标准,组织或支持开展面向本地区或本行业传承人群的培训和交流等活动,并提供信息发布、权益维护等服务。

(四)推进传统工艺投融资政策创新

创新传统工艺投融资政策。针对传统工艺领域普遍存在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协调融通国有大银行信贷政策,创设政府振兴传统工艺产业项目支持资金,鼓励各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传统工艺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传统工艺企业,特别是在传统工艺领域创业创新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的投融资支持与服务,降低传统工艺领域贷款门槛。

(五)加强建章立制,为传统工艺产业的振兴提供法制保障

我们将会尝试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制定行业质量标准,以行业自治与自律,培育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保护知识产权和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国家应将振兴传统工艺与精准扶贫,扩大就业相结合,设立创客空间,拟制《传统工艺创业资助办法》《传统工艺创新奖励基金使用办法》等规章制度,鼓励非遗传承人和传统工艺从业人员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改良制作,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促进传统工艺产业振兴与发展。

 

2. 问:保护措施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是什么呢。

答:1.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我省公布实施《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对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今年,省人大正式批准公布《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使得宣纸保护变得有法可依。

2.组织保障:当前,宣城市共有宣纸、书画纸及纸加工企业和个体户约550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其中获宣纸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企业16家。2005年11月,泾县成立泾县中国宣纸协会,该协会是宣纸艺人自发组织的社区主要代表,主要承担获取行业信息、促进交流与对话、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宣纸传承保护的相关政策已经在一个由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个体企业、社会组织、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形成的组织网络的保障下得到有效实施。

3.人才保障:当前,泾县宣纸行业从业人员约5000余人,这5000人中,有国家、省、市、县级四级代表性传承人组成的科学健康的梯次传承人队伍作带动,有大国工匠、高级技师组成的高精尖人才队伍作指导,有拥有现代理念和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队伍把握方向,有一大批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一线员工作基础支撑,为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为补贴老艺人,吸引新人入行,项目保护单位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专门出台《人才激励管理办法》、《技师、高级技师评聘办法》等各项人才制度,为宣纸传承人群的不断壮大和传承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政策保障。

4.资金保障:近些年省文化厅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争取中央、省级非遗专项经费,扶持开展各种传承活动。比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补助金费每人2万元;省级非遗传承人补助金费每人4000元。2016年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获批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50万元;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用于科研的资金超过2600万元,每年为技师、高级技师补贴约20万元。

3. 问:针对宣纸制作技艺项目,开展了哪些保护和宣传推广活动?常态化、机制性工作、重要活动举例说明。

答:宣纸制作技艺是我们省金灿灿的一张文化名片,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扩大对宣纸制作技艺的宣传和推介。比如我们建设了宣纸文化园、中国宣纸文化博物馆,认定了宣纸制作技艺传习基地等,对宣纸文化进行常态化的宣传。比如说我们通过非遗条例等相关法规政策,规定了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及传承人必须承担非遗进校园、非遗宣传推广等责任,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机制上对宣纸的宣传推广进行明确。特别是近些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比如我们国家主办的奥运会、世博会,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以及我们省主办的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活动以及国外文化交流活动等,宣纸制作技艺必须是我们的首选项目。

 

4. 问: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对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我认为主要起到了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宣纸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极大地提振了地方的文化自信。其实我们的非遗项目入选了政府公布的遗产名录,最大的受益并不是立即就会得到多少资金或者政策的支持,而是这个事件将会充分撬动地方政府和社区民众对当地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积极性。提高政府重视程度,激发社会各界保护热情,提升社区群众文化自信,扩大地方文化宣传,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作用不可小觑。

第二,宣纸入选人类非遗之后,带动了与宣纸制作技艺相关的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和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宣纸制作技艺文化生态环境,更加有利于宣纸制作技艺的整体性保护。在宣纸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之后,宣城市、泾县先后挖掘整理并申报了后山剪刀制作技艺、宣纸帘编制技艺和宣纸加工纸制作技艺等多个省级非遗项目。这里每一个项目都是与宣纸制作技艺密切相关的,从它的制作到深加工整个流程。每一个项目都有深远的历史沿革、完整的传承谱系、独特的文化价值,将这些项目一并放在省、国家非遗名录的层面开展保护,无疑对宣纸制作技艺的整体性保护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宣纸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之后,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传承人队伍,为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大家都知道,非遗是活态文化,人是非遗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核心,是源动力,缺乏了人的传承,非遗项目将会迅速走向消亡。宣纸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带来的轰动效应极大地提振了当地宣纸产业的发展,宣纸市场持续向好,理所当然吸聚了大量从事宣纸生产的传承人,年轻人愿意去学去做,主动去加入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队伍,为宣纸制作技艺的健康传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除此之外,宣纸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还为宣纸的传承发展带来很多其他的积极效应,比如促进了制度的建立、社会组织增加、理论研究的丰富、行业标准的完善等等。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7日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银河galaxy澳门   承办单位:银河galaxy澳门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