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域名为http://ct.ah.gov.cn。原银河galaxy澳门网站和原安徽省旅发委网站不再更新,将于2月底正式下线。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银河网网址
站内搜索:
首页 > 银河网网址 > 文化热点
“农历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名录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点击量:      字体:T T T

“冬雪雪冬小大寒。”随着“小雪”节气渐行渐远,“大雪”的脚步随之加快。继珠算成功申遗之后,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精神符码,作为知识类遗产的代表去年踏上申遗之路,带着自信走向国际舞台,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24个签约国代表的评判,同其他37个申报项目角逐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期盼如陌上花开,终于缓缓归矣。

    二十四节气作为记载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凝结着农耕文明的丰厚积淀,走出深闺、呈现世人是我们长久的愿望。始自2001年昆曲入选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在中国百姓中由陌生到熟悉,由睽异晦涩到朗朗上口,中国非遗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非遗法》,构建了一整套保护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遗产保护之路。遗产保护实践在公众社区、国家层面和国际舞台展示了不俗实力,申遗作为遗产保护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优势、文化特色并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重要条件,中国非遗已成为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重视源头索引 确立资源理念

    非遗以鲜活的多样化形态活跃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中,更是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资源,以维系其在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和持续为基本前提,发挥其在传统文化弘扬和社区文化、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其精神引领、示范和教化功能。

    二十四节气萌芽于殷商时期的阴阳合历,从春秋到明末,中国天文学形成独立体系,包含100多种历法,成为时令节气的依据,记载始自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成熟于秦汉年间并完整记载于《淮南子》。作为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于一身的丰厚遗产,富含谚语、歌谣、传说等多类型民俗遗产,又有传统生产工具、器具、工艺品等载体,还有相关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空间文化类遗产等。将一年四季十二月对应天干地支、周易中的卦象和古乐十二音律,每一种解释都涉及对天、地、人关系的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神灵的身影亦可从《山海经》或《尚书》里窥见,文化内涵丰富;每个民俗元素背后都有丰富的形成史,揭示中国人独有的宇宙观、生活态度和哲学态度;每一种物象背后都是诗意生活的画卷,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都可领略其丰富源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多次不同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广袤边地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滋养着多样的文化传统,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拥有名目繁多的文化遗产。重视精神质素的作用,包括人的价值、动态的精神因素、技能的高超、创造力的显现,以及民族情感、表达方式、传统思维等,体现于传承者精益求精的禀性、淡泊名利的心性、锲而不舍的韧性和锐意进取的个性等方面。非遗通过物化的载体形式呈现,价值传承依赖口传心授,与载体不可混淆。非遗既是“精神生产”,更与“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密不可分,非遗属精神范畴,离不开物质载体,特别是本质上以技艺、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等非物质层面内容区别于物质遗产和自然遗产,精神传承和价值引领在非遗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这些对于我们当下复兴文化传统尤为关键。

    二十四节气蕴涵丰厚、历史悠久、精神积淀和文化含量无与伦比,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传统生活的诗意呈现,更是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二十四节气成功列入非遗名录,表面看是知识类遗产的代表向世界标示中华遗产的丰富多元,深层看是从精神资源角度对传统文化阐扬的又一生动示范。非遗作为资源,我们高度关注传承人这一活态要素,以及非遗项目、文化生态实验区等本体要素;同时适应非遗的关联性特点,不忽略环境、生态等遗产的文化属性,倒逼文化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和非遗保护的机制创新,拓展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深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活化保护等方式,探索构建整体、系统和综合的保护网络,保住民族延续的一泓清水。

    激活隐性基因 彰显精神引领

    中华遗产名目繁多、基数巨大,包括技艺类、知识类和文化空间类等多种形态,尽管已有38个非遗项目分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优秀实践名册和濒危抢救性项目名录,入选总数位列缔约国第一,把更多遗产项目推向世界既是自信展示,又是责任宣示,更是共享纽带。

    深入挖掘非遗的隐性功能。非遗作为精神传统具有强大的隐性力量,包括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和知识技能等多种精神形态,价值取向、人生态度、道德情操等精神质素蕴含其间,更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涵,这些精神形态和质素都需要深入到载体背后进行挖掘,才能激活隐性基因。抓住二十四节气申报成功这一有利时机,依托除夕的年饭、新年的爆竹、清明的祭扫、中秋的赏月等故事要素,挖掘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系列活动,展现中国人彼此间、天地间相处的哲学,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聚焦核心价值观,挖掘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名诗词、名故事和名折子戏,展现二十四节气鲜活地存活于民众内心的情感。

    广泛利用申报成功的影响。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从蛰伏在泥土里的小虫开始,围绕农桑展开幅幅生动画卷:从春到夏到秋到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鸡犬互为鸣吠,四时自然成岁。节气背后隐含生动故事,通过故事衍生出如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产调、青田鱼灯舞以及稻田养鱼、桑基鱼塘、农林复合、梯田耕作、间作套种等,对于农业遗产传承、农村社会和谐以及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生动实践向世人昭示二十四节气不但存活于百姓内心,更是活跃于我们现实生活的丰富实践。通过申报二十四节气引领大众重游农耕文化的趣味,找寻远去的田园牧歌,唤醒被钢筋水泥囚禁的心,同时检讨被进化论操纵的生活方式,在四季循环更替中构建完整的认识论和生态观。

    适应申报规则 展现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弘扬颇受重视的今天,适应申报规则把更多知识类遗产和文化空间类遗产推向世界具有特殊意义。申报数量上,相对遗产的丰富性和民众的热切期待,遗产存量基数很大,申报工作任重道远;申报规则上,既要挑战旧惯例,还要适应新规则,与相邻国家和地区进行联合申报体现智慧和策略;申报类型选择上,传统技艺类项目已有较多入选,知识类遗产特别是文化空间类遗产入选数量相对偏少。

    对传统技艺类遗产,已有较多项目入选,当务之急是普及《公约》理念,完善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抓住振兴传统工艺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深化生产性保护。非遗作为精神资源,其主体要素是传承人,还包括生产者、传承者、传播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等,内涵方面,遗产作为文化传统具有稳定性、保守性特点,仔细梳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中医药炮制类非遗门类的生存状态,借助已经展开的传承人群研培,在项目所在地建设工作站并对部分非遗项目依托研培高校设立实验室,围绕提高传承能力,探索单个项目的深度保护、多个非遗项目的综合性保护、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有效融合的保护模式等等。外延方面,适应其作为文化产品的特性,以传统工艺振兴为起点,适时将生产性保护拓展到民俗、民间文学和戏曲等生存困难的非遗门类,加大对传统戏剧、舞蹈、音乐和曲艺等艺术生产的扶持力度。

    对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知识类和文化空间类遗产,注重遗产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综合考量其多样性、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和娱乐性等特点,适应主体要素对社区、行业、族群的依赖,又兼顾其地缘性、族缘性和业缘性等特点,高度重视遗产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开发利用强调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积极探索民间祭奠、庙会和民俗节日文化空间类遗产的保护经验,营造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有利环境和生态,续写遗产保护“中国实践”的新篇章。

    二十四节气作为历法其文化内涵和信息承载有目共睹,千百年来被我国和周边国家所沿用,成功入选对缔约国及其他国家的申报亦有借鉴意义。重视已入选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和优秀实践名册项目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引领示范,不忽视已入选濒危非遗名录项目生存状况的改善。遗产既是地区、族群、行业内部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载体,更是文化交流和文化自信的载体,从这些意义上我们高度重视遗产申报,同时我们亦应清醒理智,申报只是环节,保护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最终目的。

分享:0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银河galaxy澳门   承办单位:银河galaxy澳门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